2010年6月6日

古猶太王國興亡錄(二)

作者: 陳卓 

參、猶太王國之建立 

● 第一位國王「掃羅」 

他是便雅憫(Benjamin)部族的領袖,英勇善戰,膽識過人,曾屢次領軍擊退以色列諸部的敵人(包括摩押人、亞瑪力人、北方的亞蘭人(Arameans),東南方的以東人(Edom)及濱海的非利士人)。他在以色列十二部族的長老面前,由上帝的祭司「撒母耳」在他的頭頂上傾倒油膏,被立為以色列之王。掃羅(Saul)登基之後建立起以色列的第一支常備軍,由其長子「約拿單」(Jonathan)領軍,並製造鐵器,訓練士兵。不久之後,他們與非利土人作戰獲得初步勝利,逐漸擴張軍隊,並任命其侄兒押尼珥(Abner)為統帥。但掃羅與撒姆耳之間的關係頗為緊張,因掃羅雖然為撒姆耳所立,卻並不唯命是從;這也是「神權」與「王權」之間的必然矛盾;例如: 

一、有一次以色列軍隊出征需要上帝的祝福,但撒母耳遲遲不現身,掃羅沒等到這位上帝的祭司就自行燔祭,有所僭越。 

二、在攻打亞瑪力人時,撒母耳以上帝之命要求徹底毀滅他們,不留一人一物,殺光男、女、嬰孩、牛羊、駱駝、驢,但掃羅並未遵命完全照辦,撒母耳很生氣,認為掃羅不聽上帝的話,並拒絕掃羅和他一起回去祈求上帝的寬恕,並告訴掃羅「上帝已棄絕你」。 

三、撒母耳在那次「拒絕寬恕」之後不再與掃羅見面,掃羅的一再邀請皆被置之不理。 

四、撒母耳在猶大族長老面前傾倒油膏在青年將領「大衛」頭頂上,暗示「已立大衛為王」。 

五、撒母耳去世,以色列長老們群集哀悼,獨缺國王掃羅。 

最後掃羅及其長子喪生在對非利土人的戰爭中,幾個幼子亦被殺,其姪「押尼珥」擁立僅存之子「伊施波設(Ish-Bosheth)」為王,領導著「便雅憫」部落及其它追隨者與「猶大」部落的「大衛」對抗,於是長達五年的內戰爆發。最後押尼珥在和談的場合被殺,伊施波設不久亦為叛兵所殺,掃羅家的統治結束。 

● 大衛王(King David) 

大衛出身於猶大(Judah)部落的牧人家庭,天賦異秉,俊美斯文而英勇善戰,是以色列人對抗非利土人戰爭中的傳奇英雄(傳說中最著名的事蹟是他單挑並殺死了巨人「歌利亞(Goliath)」。他是天生的領袖人才,善於處理人際關係,與掃羅王的長子甚為友善,與其他軍官亦保持良好關係,追隨者甚眾。 

他娶了掃羅王最鍾愛的幼女「米甲(Michal)」,但後來因為功名太盛而招至掃羅的妒恨及排斥,並加以迫害(大衛因戰功彪炳,且軍紀良好,受百姓愛戴及歌頌,名聲凌駕掃羅之上)。後來他為了逃避國王的迫害,率領追隨者逃到南部希伯崙(Hebron)山區躲藏,並培養群眾實力。在掃羅戰死不久之後,便被猶大部族擁立為王(King of Judah),在內戰得勝之後,即被以色列十二部族長老擁立為王,時年卅歲。 

大衛不但英勇善戰且精於謀略,他在以色列北方打敗了以「大馬士革」為中心的亞蘭人,並設置行政長官統治該地區。在東邊他打敗了摩押人及以東人,在西邊他又打敗了非利士人。在南部他親自攻佔了原來由異教徒「耶布斯人(Jebusite)」所擁有的「耶路撒冷」並將該地擴建為都城,該地迄今仍為猶太人的聖城,有時亦稱為「大衛之城」。時約西元前一○○○年。他統治了以色列國家將近四十年。 

當大衛四十歲之時,登基已十年,國泰民安,一片昇平;他躊躇志滿,得意洋洋。在夏季某日午時,大衛在宮中屋頂花園閒步。俯瞰附近市街,忽然瞧見一庭園中有窈窕美女正在池中出浴:肌膚白皙,秀髮烏亮,舉手投足,姿態撩人。大衛不禁怦然心動,顧左右而問,得知此女名拔示巴(Bathsheba, 意為富足之女),系出名門,乃忠勇老將「赫人烏利亞(Uriah the Hittite)」新娶之嬌妻,其夫正在前線作戰。 

當夜大衛獨寢,轉輾反側,難以自拔,於是命親信侍衛托比亞召此女侍寢;一夕達陣,胎珠暗結。兩月後大衛得知懷孕消息,因無法善了,乃捎信命前線統帥「約押(Joab)」,使烏利亞強攻堅城;老將中箭陣亡,大衛遂納拔示巴為妃;然兩人所生之愛子夭折,使夫婦倆傷心不已。不久之後,拔示巴又成孕,所生之子名為「所羅門(Solomon)」,即後來繼位之君。 

大衛王之晚年並不稱心如意;繼承人之爭不斷。重大的悲劇發生在其英武俊美的愛子「押沙龍(Absalom)」身上:他首先殺死了異母兄「暗嫩(Amnon)」,理由是暗嫩強姦了他的同胞妹妹,而父王姑息不問。後來押沙龍又因急於登基而公開叛變,最後被軍隊統帥「約押」所殺。其後,王位之爭便發生在所羅門和「哈及之子亞多 
尼雅(Adonijah)」之間;亞多尼雅獲「約押」及大祭司「亞比亞他(Abiathar)」支持,在老父尚未表態之前即自立為王,但所羅門之母「拔示巴」聯合先知「拿單(Nathan)」和禁軍首領「比拿雅(Benaiah)」,說服了大衛宣佈所羅門為合法繼承人。等大衛駕崩之後(西元前九六七),所羅門就殺死了亞多尼雅及其主要支持 
者,鞏固了他的權力;他的母后拔示巴在過程中扮演了關鍵性角色。 

● 所羅門王朝(西元前九七三至九三三年) 

所羅門是一位能幹的君王。他替以色列興建起「聖殿」,將貯藏著「十誡」碑文的「約櫃(Ark of Covenant)」供於殿中。此舉強化了耶路撒冷的神聖性,使之成為猶太人永遠的精神故鄉。他又大興土木,建設了許多要塞、糧倉、城鎮防禦工事及灌溉暨輸運水道,使這些城鎮經得起圍攻。他建立起一個真正中央集權的國家,將王國分為十二個區塊,並定期納貢。這十二個區塊大致就是猶太人十二個部族,其中最大的區塊便是猶大部的那一塊,後來被稱為猶地亞(Judia),該族並有免稅之特權,因而造成了他們與其它部族間之慊隙。 

所羅門在位期間亦開拓了與鄰近各邦的商業及政治關係,並加入了西北邊推羅(Tyre)國與埃及的聯盟,其中推羅國王為他提供修建聖所需要之雪松木材,而埃及法老則將女兒許配給所羅門(當時他年已四十,嬪妃成群),並將不久之前攻克的「基色(Gezer)」城作為嫁的一部分。由於和鄰近各國的交流,所羅門王國之內對於宗教的包容性不小,甚至國王的後宮佳麗們亦可各奉其神,未必一定要尊雅赫威作唯一之神。阿拉伯半島南端異教國家女王示巴(Sheba)之到訪,並與所羅門作哲理性的對話,更彰顯了此一時代的「多元化」。 

所羅門因賞罰分明,判斷睿智,而名聞遐邇,有「智慧之王」的美譽,雖然當時以色列的社會似乎一片昇平,但社會階層之分化已逐漸加深,大興土木給以色列臣民(猶大族除外)造成沉重的負擔,除了貨幣和稅之外,成千上萬的男丁被強制征發去服勞役,播下了王國分裂的種子。在所羅門晚年,王國內部緊張加劇,國際地位開始下降,連有婚姻關係的(前)盟友埃及亦開始為他的叛徒提供政治庇護,然而只要國王還活著,王國的統一依然維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